台风最初是由积雨云引起的,在热带海洋上,海面受到太阳直射,会让温度高达26℃以上,这时成水蒸汽,在空气凝结成积雨云。空气后热膨胀之后产生低压中心,逐步形成一个对流系统,慢慢地产生台风了。
1、积雨云
台风最初是由积雨云引起的,而台风形成需要4个步骤,在热带海洋上,太阳照射海面,会让温度高达26℃一上来,在这温度影响下,海面会形成水蒸汽,在空气凝结成积雨云。球自转的偏向力,使系统构成了带气旋,循环如此台风便构成了。
(资料图)
2、热带低气压
水蒸汽凝结时会释放热能,使空气温度继续上升,空气遇热之后发生膨胀,气压降低产生低压中心,被称作热带低气压,低压中心的气压要比外部的低,四周的空气会紧促流向中心,形成一个对流系统。
3、热带气旋
地球自转的偏向力,让整个对流系统以旋转的方法流动,构成了带气旋,受到地球自转的偏向力影响,气旋在北半球会以逆时针流动,南半球则以顺时针流动。
4、台风形成
当空气流向低压中心,会让海水翻滚,海水的热也会释放出,进一步提供热能,从而使更多的空气膨胀升高,气压降低,循环作用使气旋风速加强,变构成了台风。
扩展阅读
推荐访问:强台风抗击工作总结抗击强台风工作总结菁选3篇抗击强台风的工作总结1抗击强台风的工作总结100字抗击强台风的工作总结1000字抗击强台风的工作总结10字
秋台风绝大多数都生成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,那里海温高,距离陆地远,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时间,有利于台风强度的发展。另外从台风结构来看,秋台风由于受南海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,尽管台风的体积普遍不太大,但是台风结构的对称性更好,容易发展得更强。
而比较幸运的是,今年的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发展趋势较弱,并没有过多的台风出现,这也减少了不少地区的台风影响,台风如果生成并且登陆的话,带来的影响还是不低。今年按照科学记录来看,也只有两个台风的出现。
秋台风的移动路径、登陆地点的预报难度相对比夏季台风要大。这是因为影响秋台风的天气系统比夏季更加复杂多变,造成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的“变数”较大。
.根据气象预报,负责船舶在台风期间的台风预报、台风警报、台风紧急警报、台风警报解除等阶段的工作指令的"下达。
规范台风防御工作,促进防台风工作有序、高效、科学开展,提高防台风灾害的能力,最大程度地减轻台风灾害的影响和损失。
台风是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现象,青岛地处西太平洋台风北上路径之一,几乎每年都受到台风的影响,受台风影响时伴有强降雨、风暴潮、巨浪等次生衍生灾害发生,破坏性极强,通常造成的损失巨大。历史上青岛多次受到台风影响,1985年第9号台风,造成27人死亡,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;2005年第9号台风“麦莎”造成万人受灾,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万人,直接经济损失4亿多元。